来源:小编 更新:2024-12-07 02:46:17
用手机看
幼儿园《人体轱辘辘》游戏活动教案
摘要:本教案以《人体轱辘辘》为主题,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身体协调性和想象力。活动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幼儿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等方式,体验滚动带来的快乐,并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一、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参与能力。
2.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等方式,增强幼儿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活动准备
1. 活动前组织幼儿阅读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5~26页《人体轱辘辘》。
2. 节奏鲜明、轻快的音乐。
3. 粘有双面胶的“果子”若干。
4. 清理干净的地板地面或体操垫。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带领幼儿做手部轱辘辘操,激发幼儿兴趣。
2. 引导幼儿回忆《人体轱辘辘》故事内容,为活动做铺垫。
(二)游戏一:做轱辘操
1. 教师带领幼儿按儿歌节奏做手部轱辘辘操。
2. 幼儿用双手食指绕环动作做轱辘辘操。
(三)游戏二:滚动身体
1. 引导幼儿自由地在地板上滚动,模仿滚动物体。
2. 对于不会滚的幼儿给予帮助,鼓励他们尝试。
3. 幼儿说说自己像什么,如球、坦克、圆木、小蜗牛、翻筋斗的小熊等。
4. 引导幼儿边念“轱辘轱辘”,边滚动身体前行。
(四)游戏三:小刺猬背果子
1. 幼儿手脚着地或手膝着地向前爬,看见“果子”就侧身翻滚或向前翻滚,使“果子”粘到背部。
2. 最后请幼儿互相帮助把“果子”拿下来,看看谁的“果子”多。
3. 游戏进行1~2次,中间让幼儿休息片刻。
(五)放松活动
1. 幼儿边念儿歌,边做轱辘辘操放松。
四、活动反思
1. 想象与语言表达、动作表现互为促进,把握住这一关系能使幼儿学习得更主动。
2. 在活动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
3. 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节奏感、身体协调性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