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编 更新:2025-01-26 07:59:14
用手机看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玩网络游戏的时候,总感觉有些游戏长得好像啊?是不是你也觉得,有些游戏换了个“外衣”,就变成了全新的样子?没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网络游戏抄袭。
你知道吗,上海这座游戏产业的“重镇”,在2023年网络游戏总销售收入达到了1445.28亿元,其中移动游戏销售收入更是高达923.62亿元。这么庞大的市场,自然也吸引了不少“跟风者”。他们看中了游戏的热度,却忽略了原创的珍贵。
想象一个游戏团队辛辛苦苦研发了好几年的原创产品,还没来得及展示给大众,就被别人“换皮”抄袭了。这就像是你精心打扮后,却发现有人穿了和你一模一样的衣服,心里能好受吗?
知识产权,是游戏产业的核心资产。它就像是一把保护伞,为游戏开发者遮风挡雨。随着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知识产权保护难题也在不断增加。这些侵权行为,不仅破坏了行业发展生态,还打击了原创企业的研发信心。
为什么换皮游戏会屡禁不止呢?原因有很多。首先,网络游戏产品的特殊性使得其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具有深度隐蔽、涉及主体多、取证困难等特点。这就给维权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其次,现行《著作权法》中,网络游戏并没有被明确规定为作品类型。这就导致了在维权过程中,要么需要将完整游戏进行分拆,依据文字、美术、音乐等单个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类型进行拆分维权,导致诉讼成本高昂;要么将网络游戏整体画面认定为视听作品类型,但这种方式又很难清晰判明网络游戏的核心玩法规则和机制。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侵权者付出代价。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莉莉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胡睿,就提出了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网络游戏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建议。
胡睿建议,由市高院制定网络游戏的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引文件,明确网络游戏可被认定为视听作品或者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并明确网络游戏实质性相似比对的内涵和外延。这将有助于提升上海市各级法院对类案审判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网络游戏知识产权保护案件的司法实践。
除了加强司法保护,我们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维护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游戏企业要增强自律意识,尊重原创,拒绝抄袭;玩家也要提高版权意识,支持正版游戏。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我们的游戏产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携手共进,为游戏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