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编 更新:2024-09-23 08:50:04
用手机看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机预装软件的存在,却让不少用户感到困扰。为了保护用户权益,我国工信部于2022年1月发布了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规定自2022年7月1日起,手机预装软件必须可卸载,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擅自在终端中安装应用软件。
近年来,手机预装软件已经成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对于手机厂商来说,预装软件是收入的一部分;对于软件公司来说,则是刷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大量预装软件的存在,不仅占用用户存储空间,还可能存在恶意软件、广告弹窗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信部出台了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该规定的出台,旨在规范手机预装软件的管理,保护用户权益,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规定,自2022年7月1日起,手机厂商预装的软件必须可卸载,且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擅自在终端中安装应用软件。具体内容包括:
生产企业应在终端产品说明书中提供预置软件列表信息,并在终端产品说明书或外包装中标示预置软件详细信息的查询方法。
生产企业应约束销售渠道,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擅自在移动智能终端中安装应用软件,并提示用户终端在销售渠道等环节被装入应用软件的可能性、风险和应对措施。
生产企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确保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可卸载。
生产企业应确保已被卸载的预置软件在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升级时不被强行恢复。
未经明示且经用户同意,不得实施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开启应用软件、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等侵害用户合法权益或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
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部分手机厂商可能存在违规行为,未按照规定执行。
用户可能对如何卸载预装软件存在困惑。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加强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教程,指导用户如何卸载预装软件。
7月1日起,手机预装软件全面可卸载,标志着我国在保护用户权益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政策将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减少恶意软件、广告弹窗等问题,让用户在使用手机时更加安心。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新的政策指导下,手机行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